撞堡战术的核心兵种选择需综合考虑机动性、爆发力与生存能力。骑兵因其高移动速度成为撞堡首选,尤其是具备冲锋技能的骑兵单位,能快速突破敌方防线并对建筑造成集中伤害。步兵虽然移动较慢,但凭借高防御和血量优势,适合在持久战中承担主力攻坚任务,尤其在面对敌方防御建筑密集时表现突出。弓兵由于射程优势,可在安全距离输出,但需注意其脆皮特性,需搭配其他兵种保护。

攻城单位在撞堡中具有特殊战略价值,其攻击对建筑有额外加成,但移动速度极慢且易被敌方部队拦截。工程车类单位虽然攻击频率低,但单次伤害极高,适合在联盟协同作战时作为破城核心。需注意这类兵种极度依赖前线部队的保护,部署时应优先清除周边敌对单位。骑兵与攻城单位的混合编队能兼顾速度与破坏力,是高效撞堡的常见组合。
兵种克制关系在撞堡战术中不可忽视。骑兵对弓兵有天然优势,但需警惕敌方布置的枪兵反制。步兵虽能有效抵抗枪兵,却容易被弓兵集火消灭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,侦察敌方防御配置至关重要,需根据实时情报调整兵种比例。混合兵种编队能有效应对多种防御组合,但会牺牲部分 specialization 优势,需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取舍。

将领技能与兵种搭配是撞堡成功的另一关键因素。某些将领专属技能能强化特定兵种的撞堡能力,例如提升骑兵冲锋伤害或增加步兵建筑破坏效率。天赋树中的攻城专精路线可进一步放大兵种优势,但会削弱野外作战能力。资源投入需权衡长期发展需求,避免过度 specialization 导致战术僵化。科技研发应优先提升主力兵种的攻击与生存属性,确保撞堡效率。

战术执行阶段需注意兵种协同与时机把握。骑兵应率先切入吸引火力,为后续攻城单位创造输出空间。步兵集群需要保持阵型完整,避免被敌方AOE技能集中消耗。远程单位站位需避开敌方防御建筑射程,同时保证火力覆盖关键目标。联盟协同进攻时,各成员兵种分工需明确,避免资源浪费或火力重叠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,指挥官需随时调整兵种战术优先级。
后期发展阶段,兵种选择需结合文明特性进行优化。某些文明对特定兵种有额外加成,可显著提升撞堡效率。装备系统与符文效果也应同步强化主力兵种属性,但要注意资源分配的平衡性。随着游戏进程推进,单一兵种的优势会逐渐弱化,保持多兵种协调发展才能应对更复杂的战斗环境。最终形成的兵种体系应当既能满足撞堡需求,又不影响其他战术场景的发挥。